這是一個統合性的教學,教學裡面統合了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文學、圖畫。根據美國的統計,學齡前的孩子專心時間僅有一個廣告的時間。所以一個音樂的主題,透過了音樂,跳成了舞蹈、扮演成戲劇,畫成音樂圖,甚至用樂器演奏出來。由此,讓孩子看到音樂所有的變化,他不但聽到了音樂且看到了音樂,他知道音樂的存在,而且這存在是原本就存在於他自己。
這也是漸進性的教學,回想幼兒在媽媽的手中是如何成長,媽媽懷中抱著寶寶搖著、哼唱著、看圖說故事,慷慨不求回報的給予。孩子在這樣的豐富經驗當中,一歲之後他便開始牙牙學語,從聽、說、直到六歲進入讀、寫。音樂教學不也就如同語文的學習,亦是透過經驗、探索、創造才通往認知。
這更是一個創造性的教學,創造力是孩子與生俱來最豐富的潛能,它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,甚至驟減。根據美國另一項統計,5歲以下的孩童創造力高達90%;5-7歲的孩子只有10%的創造力;而8歲以上的孩子卻只剩下2%的創造力。所以我們要能夠把握孩子最有創造力的年齡來設計教學,才能達到事半功倍,只要用些許的力氣,孩子就能夠創意百分百。
這也是一個團體性的教學,在教學活動當中,老師是一個活動的引導者,他設計活動讓孩子能夠即興、能夠創作,並且能夠透過音樂來活化自己,與自己和諧相處,進而與別人一起合奏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